〇、山话嵓语
2023年2月12日晚,央视更新“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第6期,这一期是关于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 我之所以这么晚才更新这一期札记,主要是因为当时我对北魏的历史还不太了解,需要充电。本来是想着跳过历史背景,直接将关注点投入《齐民要术》本身,但整理了一部分札记后,第7期开始了,看完发现下一期的主人公郦道元也是北魏人,而且还与北魏历史深度绑定,也就是说,就算这一期不过多关注北魏历史背景,下一期札记我也得先看北魏史。反正避不过,索性就先看看南北朝历史吧,因此就花去了我不少业余时间。
(资料图)
老实说,我是真的看不了南北朝史,尤其是作为汉民族人,太升血压了。且不说北朝异族之事,就说这南朝汉政权问题,那真是怒其不争!像南宋的岳飞冤案,那在南朝是比比皆是。当然这也没办法,从刘裕开始,南朝的几次改朝换代,就都是将领搞的,并且还毫无底线。那这些阴谋家篡权之后,自然是以己度人,经常会无论忠奸一律无差别清洗。像刘裕这样的雄主(刘裕篡权的手法完全是司马懿和司马昭的混合加强版,也不知老刘家的血统咋出了这么个情况)虽然有心北伐,但更担心将领篡权,于是位子还没坐稳就迫不及待的提前搞清洗,以致南朝宋到被灭,都一直被北朝压着打。
另外南北朝这些统治者就算只想吃喝玩乐,那多搞点琴棋书画等高雅艺术也行啊,结果除了刘裕几个雄主外,其他一个个成天脑子就只有那点儿十八禁,好好的一本历史书愣是被搞成少儿不宜。当然北朝比南朝也就是稍好点,虽出了几个有志的雄主,且记录的银趴也比南朝少点,但总的来说,两边还是大哥不说二哥比较好。
当然这一篇专栏,我倒是没有大量补充南北朝历史,因为我比较分析了一下,本期的贾思勰和下期的郦道元在历史背景上重叠度较大,且郦道元是六镇之乱、胡后干政等一系列南北朝大事的重要见证人,因此我打算在下一期札记时整体系统地进行相关历史的补充。而这一篇札记中我主要是对节目中提到的汉代循吏进行了相关历史背景的补充介绍,以期可以让小伙伴们多一些历史了解。
一、齐民要术
1、简介
《齐民要术》是世界农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专著之一,成书于北魏末年,内容几乎囊括了古代农家经营活动的所有事项。它第一次全面记载了六世纪及之前黄河中下游旱地农业的生产状况和技术,被后世奉为农书典范。
全书共十卷,九十二篇,十一万余字,涉及农林牧副渔广义的农业各部门,是当时最全面、最系统的一部农业科学知识集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2、作者
耕读传家是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一代又一代的农学家汲取前人智慧,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农学典籍,其中《齐民要术》就是占有极高历史地位的代表作之一,但其作者贾思勰生平的记载却很少,只留下了十个字【后魏高阳太守贾思勰撰。——《齐民要术·序》】。
后魏就是北魏,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由草原民族鲜卑拓跋氏建立的政权。在那个时期中国长期处于政权纷争的状态,但也促进了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的融合,进而孕育出了《齐民要术》这样一部涵盖了农林牧副渔全领域的大农业百科全书。
关于贾思勰,史书上基本上没有什么记载,只有《齐民要术》上面的十字署名【后魏高阳太守贾思勰撰。——《齐民要术·序》】。但通过《齐民要术》上的文字,我们可以知晓,贾思勰既是一位热爱生活,富有烟火气的平凡人;又是一位以民希望、造福一方的父母官;还是一位善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农学家;更是一位为民写书,为民践行的大圣先贤。
贾思勰作为太守却用大量的时间著写《齐民要术》,这是因为其有一个要做循吏的信念支撑。这一大志气可从其序中看出——贾思勰在序中用大量篇幅记述描写了古代的循吏,如西汉时期重视农业生产的颍川太守黄霸,还有典故“召父杜母”中劝民农桑、爱民如子的南阳太守召信臣等等。
3、宗旨要义
(1)书名
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是由北魏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作。齐民,平民也!民无贵贱故谓之齐民;要术,即谋生的重要方法;《齐民要术》是总结老百姓最重要生产生活经验,以期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书。简而言之《齐民要术》就是一部教百姓吃饱饭的典籍。而对完成这部典籍的作者贾思勰,吾辈当心存敬畏【齐,无贵贱,故谓之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齐民要术·序》】。【山注|| 此语虽的确出自《齐民要术·序》,不过原话是三国魏的冯翊注解《史记·平准书》“齐民无盖藏”之语时所做。有版本作“齐人”盖因唐抄录时避太宗李世民之讳;又有版本将“若”写作“古”,断句时,“古”单独成句,意指前面说的是古代用法】
(2)宗旨
贾思勰在自序中说道:《齐民要术》【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齐民要术·序》】从农耕技术到酱油、醋等农副产品的制作和加工工艺,无论是田间的知识还是谋生的技能,只要是和百姓维持生计有关的内容,《齐民要术》没有不完整记录的。此言精准的概括了全书要义,点明了作者富民资生的写作宗旨。
(3)要义
《齐民要术》记录了关于中国农耕的要义和起源故事。在《齐民要术》的序文当中,其开宗明义地点出了农业是复国强国的根本【要在安民,富而教之。——《齐民要术·序》】,以及劝课农桑的要义【天为之时,而我不农,谷亦不可得而取之。——《齐民要术·序》】【山注|| 节目中演员宁理先生引用成“天为之农”也可以解释通,不过我尚未找到这个版本】。
中国现存最早的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在总结农学成就,传承农业文化方面,为后人开辟了可以遵循的途径,体现了其在中国农业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因此我们传承中华优秀文脉,不仅要体悟典籍中的精神,更应总结先贤的智慧。如此方能对得起典籍,对得起先贤,承蒙其教诲,不负其期望。
(4)创作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的序中提到其创作方法【今采捃轻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齐民要术·序》】农业生产极重经验积累,故贾思勰著书时,不仅参考了之前的文献资料作为本书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并且不断外出采风,走遍了周围的农户田间,了解了各地的风俗民情;其更是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农学习;最后经过实践检验成功后,再将所得经验添加入书中,例如贾思勰曾经养二百只羊,但由于管理不善,一个冬天死了大半后发现是因为羊越冬时需要越冬饲料,于是其便将这一条宝贵经验加入到了《齐民要术》之中,而这些经验也就成了如今我们生产经验的重要借鉴。
4、卷次安排
贾思勰赓续农脉,补足农书,写出了一部农业大书,帮助更多的人,以希望能让天下人都不再挨饿。因此《齐民要术》这部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业百科全书,在谋篇布局上,可全面的概括为农林牧渔副,这几乎涵盖了当时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跟我们现代广义农业——农林牧副渔——也只有顺序上的差别。
(1)卷一至卷六:记述农林牧各业生产技术
卷一:耕田第一;收种第二;种谷第三“稗”附出(稗为粟类故)。
卷二:黍穄第四;粱秫第五;大豆第六;小豆第七;种麻第八;种麻子第九;大小麦第十(瞿麦附);水稻第十一;旱稻第十二;胡麻第十三;种瓜第十四(茄子附);种瓠第十五;种芋第十六。
卷三:种葵第十七;蔓菁第十八(菘芦菔附出);种蒜第十九(泽蒜附出);种薤第二十;种葱第二十一;种韭第二十二;种蜀芥、芸薹、芥子第二十三;种胡荽第二十四;种兰香第二十五;荏、蓼第二十六;种姜第二十七;蘘荷、芹、苣第二十八(芹、胡葸附出);种苜蓿第二十九;杂说第三十。
卷四:园篱第三十一;栽树第三十二;种枣第三十三(诸法附出);种桃柰第三十四;种李第三十五;种梅杏第三十六(杏李麨附出);插梨第三十七;种栗第三十八;柰林檎第三十九;种柿第四十;安石榴第四十一;种木瓜第四十二;种椒第四十三;种茱萸第四十四。
卷五:种桑柘第四十五(养蚕附);种榆白杨第四十六;种棠第四十七;种榖楮第四十八;种漆第四十九;种槐、柳、楸、梓、梧、柞第五十;种竹第五十一;种红蓝花及栀子第五十二(燕支香泽面脂手药紫粉白粉附);种蓝第五十三;种紫草第五十四;伐木第五十五(种地黄法附出) 。
卷六:养牛、马、驴、骡第五十六(相牛马及诸病方法) ;养羊第五十七(毡及酥酪干酪法收驴马驹羔犊法羊病诸方并附);养猪第五十八;养鸡第五十九;养鹅鸭第六十;养鱼第六十一(种莼藕莲芡芰附)。
(2)卷七至卷九:论述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
卷七:货殖第六十二;涂瓮第六十三;造神曲并酒等第六十四;白醪酒第六十五(皇甫吏部家法);笨曲并酒第六十六;法酒第六十七。
卷八:黄衣黄蒸及糵第六十八(黄衣一名麦䴷);常满盐花盐第六十九;作酱法第七十;作酢法第七十一;作豉法第七十二;八和齑第七十三;作鱼鲊第七十四;脯腊第七十五;羹臛法第七十六;蒸缹法第七十七;腤煎消法第七十八;菹绿第七十九。
卷九:炙法第八十;作奥糟苞第八十一;饼法第八十二;粽、䊦法第八十三;煮㨠第八十四;醴酪第八十五;飧饭第八十六;素食第八十七;作菹藏生菜法第八十八;饧餔第八十九;煮胶第九十;笔墨第九十一。
(3)卷十:记述南方植物
卷十:五谷、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第九十二【山注|| 此处的“中国”指中原,贾思勰乃北魏人,北魏据中原,都洛邑,故以中国自居】。
二、华夏农脉
1、中国农学发轫
中华文明起自农耕,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而用五谷养育生命的先祖,顺天时,量地利,教天下之民以稼穑,让中华血脉代代相承,成就了中华文明的赓续绵延。而中国农学典籍《齐民要术》则在序言里记述了农耕先贤及他们的思想结晶。【要在安民,富而教之。——《齐民要术·序》】
(1)神农耒耜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上古时期,神农顺着天之时,分析地之利。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发明制作出了耒耜以利耕种,耒耜便于深翻土地,方便农事生产,可增加收成,产出更多的谷物,以期天下人人都能吃饱饭。【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齐民要术·序》】
(2)尧制历法
尧将天象四时制定历法后,命羲仲为东官,掌管春季授时;羲叔为南官,掌管夏季授时;和仲为西官,掌管秋季授时;和叔为北官,掌管冬季授时。四官向黎民颁布历法,务使天下黎民谨守天时,应时而作,以求百姓衣食富足。【尧命四子,敬授民时。——《齐民要术·序》】
(3)后稷稼穑
舜治理天下,食为政首,其命后稷掌管天下粮食生产。而天下耕作,五谷为先。后稷遂改良五谷耕作技艺,授予农官。众农官遵后稷之命,与后稷一道将稼穑之术广布于天下。【舜命后稷,食为政首。——《齐民要术·序》】
(4)大禹划田
大禹时,天下田地交错,没有分界,百姓耕种,收成分割不明。大禹遂划分田土,明晰收获。其将田地划分为方块,黎民在属于自己的方块上耕作,田地的周围是灌溉的水渠和道路,有纵有横,黎民以纵横为界,各守其土,互不侵扰。至此百姓努力耕种,安居乐业,而天下便多了一份安定。【禹制土田,万国作乂。——《齐民要术·序》】
2、中国农学传承
(1)乱世之困
中国虽世代以农耕为本,但翻开千百年的历史,天下百姓皆能丰衣足食的日子其实并不长,有史以来,每逢战乱灾荒,天下百姓都难免忍饥挨饿。到南北朝时期,隋唐尚未定鼎,五胡乱华、神州陆沉的余波还在华夏大地上不断肆虐【山注|| 此句非央妈所语,文责本人自负】。皇天之下民生凋敝,后土之上百姓饱受饥饿冻馁之苦。
贾思勰就生活在这样一个艰难的时代。其生逢乱世,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而常年战乱,又使农艺失传,田地荒芜。此时农脉衰微,亟待有人承前启后,兴灭继绝,为农耕之本赓续血脉,造福天下齐民。
(2)承前启后
中国农业文化源远流长,农书层出不穷,例如西汉的《氾胜之书》,东汉的《四民月令》。而《齐民要术》则是一本承前启后的最重要的农书,其援引收录了北魏以前的相关古籍文献近二百种,也为后世农书的编写开辟了遵循的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划时代的意义。【山注|| 据后世考证,《齐民要术》所引文献,有经部37种,史部65种,子部41种,集部19种,小计162种;外加佚名典籍数十种,故为“近二百种”】
贾思勰乃北魏时期的高阳太守,而很不幸,此时已近北魏末期,在历经“六镇之变”后,各州郡频遭乱兵侵袭,治下多是民不聊生。贾思勰为一方太守,自是深知郡中百姓之磨难。于是立志要写出一部传我华夏农脉,教天下齐民谋生之要术的旷世农书。【山注|| “六镇之变”及前因后果我会在下一期《水经注》中详解,因为郦道元曾是平六镇之乱的负责人之一(不过可惜此乱甚大,郦道元不得不半途放弃)。此处只大致介绍一下,“六镇之变”源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昔孝文帝力排众议,迁都洛阳,以致原来拱卫京畿平城的军事六镇一下子变成了边塞,而这里面的利益矛盾又实在难以调和,你能想象一下,一个小兵豁出命的拼杀就为了能在首都圈安身,从而过上人上人的好日子,但等拼了一辈子终于成了天子脚下的京军将领,终于顶着高房价在首都圈置办了房产,然后一夜之间变成了偏远边塞,换成是谁不炸毛啊!(拓跋氏本为异域民族,故原北魏京畿是在长城外的平城)而孝文帝一心统一天下,生前将精力都放到了南边,无暇北顾,而后又天不假年,大业未成就驾崩了,再之后北魏又经历了胡后干政,奸臣专权,以致几任统治者都无法处理此事,最终演变成了糜烂北魏的“六镇之乱”。】
贾思勰重农兴业,一心想让治下百姓过上好日子,于是立志写下一部能延续中国农脉,承上启下的完备农书。其一生立志笃行,不仅饱读圣贤之书,遍阅农学典籍,所学所记甚多;而且还不辞辛劳的走遍所属的各乡各县,其间他走访农户,边记边学,力求使书中内容详实准确,能够切实地指导百姓生产。进而希望天下百姓都能够吃得好,吃得丰富。
贾思勰夜以继日的思索著书。其著《齐民要术》非常详尽,上到百家之言教人处世,下至耕种技艺营生之术;其将农识农技方面的所学倾囊相授,即使是天下民生的细枝末节亦不厌其繁的记录。更难能可贵的是,贾思勰并不盲从前人,坚持实践出真知,其为验证《齐民要术》中记载的内容,会向有经验的老农学习,并同时进行生产实践,然后再将新知识记载增添到书中。【山注|| 例如《氾胜之书》中认为种黍子要稀点,这样才能棵大丰茂,但是贾思勰经过实践发现,种得稀疏的确有利于黍子棵大,但是其却光棵大,而不增产,结出的黍子谷粒不饱满,且瘪谷比例高;而如果密植黍子,虽然棵小,但是谷粒匀称饱满,且米粒还比较白。因此《齐民要术》认为种黍子应该密植。】
(3)发扬光大
距离北魏约五百年是宋朝,宋王朝作为一个喜欢经济的王朝,对《齐民要术》大为推崇。天禧四年(1020年),崇文院推出了第一个官方刻本。之后北宋崇文院刻本就成为了后世传刻的祖本。而有了范本之后,《齐民要术》就少了散佚之忧。
农者,民之本;民者,国之本。中国历来重视农业,故有大量农业典籍流传(详参石声汉所作《中国农书系统图》)。典籍中体现的中国特色农业思想与理念长期代表了世界农学发展的最高水平。而作为世界农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专著《齐民要术》,其在唐代的时候就传播到了日本与朝鲜半岛;而到十八世纪时,则更是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传播到欧洲等地。
作为极具影响力的农学巨著,《齐民要术》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农学的发展以及农业文化的传承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从中汲取到农耕文化的宝贵财富。读典以明志,读典以笃行。我们当在继承中创新,砥砺前行,继往开来,从而为建设工业化的农业强国不断奋斗。
3、中国农学展望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构筑了我们的文化基础与安全底线,千百年来经过无数农民与农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我们终于摆脱了饥饿。此时的我们已不再局限于脚下这有限的田土,而是将目光远远的投到了那无垠的苍穹之上……
2022年6月5日十时四十四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点火起飞。之后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试验舱问天舱升空,过程中,生命生态实验柜、变重力实验柜,有效载荷且工作稳定。之后载有拟南芥种子和水稻种子的实验单元,由航天员安装至生命生态实验柜通用培养模块中,目前生长状态良好。而航天员携带的菜种在经过三个月的种植培养之后已经长成了两株绿意盎然的太空生菜,然后就被端到了太空上的餐桌中了。
中国人的饭碗一定要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如今的我们将菜种到了苍穹上,借此培育出更优秀的农作物种子,然后再带回地面造福人民。此真正意义的“天雨粟”将不再是“鬼夜哭”的大饥之兆,而是我们追逐实现先贤留下禾下乘凉梦的希望之光【山注|| 最后一句非央妈所语,文责本人自负】。
我们后世人在农业上的成就已经远远超出古人的想象,但没有前人的开创,何来后世的超越。正是由于有无数像贾思勰一样兼具爱民情怀与专业精神的农业人前赴后继,才有了我们如今饱暖美好的新生活,千百年来,我们勤劳的中国人民始终在书写着丰收的历史。
广袤的中华大地,孕育了悠久而厚重的农耕文化,而农耕文化是我们国家从未间断的重要文化。其数千年积淀的农耕思想,传承至今,更是发扬光大。如今我们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全面丰收,创造出了用全球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百分之二十人口的农业奇迹。我们中国人的饭碗已经牢牢地端在了自己的手中!
三、千古循吏
1、循吏
所居民富的地方官,在历史上被称为循吏。“循吏”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循吏列传》,指奉职循理、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的郡县级地方官。简而言之,循吏就是守法循理之吏,像黄霸、龚遂那样爱护百姓,以民为先。【山注|| 此处容易误解,因此简单澄清一下,虽然黄霸、龚遂的确是循吏,但《史记·循吏列传》给出了循吏定义但并没有记载这两个人。以循吏之名记载二人的是《汉书·循吏列传》】
西汉颍川太守黄霸,勤政爱民,以德为先。其认为官吏当为一郡百姓之表率,遂命颍川所属邮亭及乡官等官吏饲养鸡豚,用以资助鳏寡孤独。
西汉渤海太守龚遂,巡视劝勉,带头厉行节俭。其常劝导百姓务农种桑,学习养殖,多存粮食。之后郡中太平,百姓殷实富足,郡中更是家家有积蓄。
民为邦本,百姓是天下之本【舍本逐末,贤哲所非。——《齐民要术·序》】龚遂黄霸是为循吏中的楷模,以德服人,用行动教化百姓。共同体现了古代读书人志为能臣循吏,以民为先的实践与担当!
上一期《越绝书》中,节目组以杨慎为线索人物,因此在那一期的札记中我补充介绍了杨慎与明世宗大礼议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山注|| 此事详见CV23346994山笺1】。而在那次大礼议中,世宗一派的一个重要理论支点就是汉宣礼议的成果“汉宣为父立皇考庙”!而本期讲到的循吏黄霸,正是汉宣礼议的主要参与者。因此,我就在这一期札记中跟小伙伴讲一下汉宣礼议的前因后果,以及黄霸的出色表现。这一切的一切还要从汉武帝时期的一场贪污案开始说起……
(一)卫氏失宠
汉五任主武帝晚年,察得权贵公孙敬声竟然一口气贪污了一千九百万钱的军费。武帝大怒,毕竟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本来汉武帝因连年征战,就已捉襟见肘,结果还被贪墨了这么多,那没啥好说的,直接杀掉就是了。
但偏偏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公孙敬声并不是一般的权贵,而是汉后卫子夫的外甥,甚至关系比已殁霍去病还近,也就是说,按辈分,公孙敬声是喊武帝姨夫的。于是事发之后,其父也就是卫子夫的姐夫公孙贺,赶紧向武帝求情,希望能将功抵罪。这本来是人之常情,毕竟怎么说也是自家人。但是我想如果两族知道了事情的后续发展,估计会直接跑到狱中先进行一次大义灭亲。
汉武帝晚年,因皇后卫子夫年老色衰,就逐渐疏远了卫氏一族。而大将军卫青的去世,更是极大的动摇了卫氏一族的根基,但可惜卫氏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家族亲戚继续迷失在外戚荣光之下,殊不知汉武帝已对卫氏一族的外戚行径不满了。
但说来说去,毕竟是自己人,于是公孙贺一张口,武帝就同意给其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时京城有一奇人,乃是阳陵侠客朱安世,此人身在京城天子脚下,大汉首善之地,却能屡屡犯案而不失。武帝大怒,于是就让公孙贺前去抓捕,若能抓到,可抵公孙敬声死罪。
公孙贺大喜,连忙进行布置,在强大的主观能动性下,很快就抓获了朱安世,本来似乎故事可以告一段落了,但谁承想朱安世也是一个狠人,被审讯时,直接揭发公孙敬声曾与阳石公主私通;且暗中使巫祷祭祠中,咒诅宫廷;还在甘泉宫驰道旁,瘗埋木偶。而因朱安世常年混迹京城,的确知道不少密辛,再加入武帝晚年极为迷信。因此当武帝知晓后,大惊,立刻派人严查严办。
朱安世所说是真是假如今已不得而知,只知当时给出的调查结果是完全属实,于是公孙敬声、公孙贺父子二人被杀,阳石公主被牵连自尽。如果到这里就止可能还不会有后续惨案的发生,但可惜,卫氏家族这几年仗着外戚之威,的确得罪了不少人,此时正是落井下石的好机会,对头又岂能放过,结果一通株连后,卫子夫的女儿诸邑公主被逼自尽,本已承袭卫青爵位的卫青长子卫伉,也被一并夺爵赐死。
(二)巫蛊之祸
公孙贺父子乃至阳石公主之死时,事态还属可控,但等卫长公主与卫伉死后可就立刻引来了轩然大波。因为这两人代表着的可是汉后卫子夫和汉大将军卫青。估计办案人牵连时,打的只是投石问路的主意,甚至认为武帝一定会驳回,最多给二人上上眼药,但没想到,汉武帝批准了……
这代表的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卫氏已经不仅仅是圣眷不再,而是已经引起武帝的强烈不满了,否则先不论卫青之子,只说卫长公主,那可是武帝的亲闺女,太子刘据的亲妹妹,结果武帝连想都没想,直接给赐死了,那……
此时与卫氏一族有仇怨的有心人立刻发现有机可乘,于是就互相串联,纷纷跳出,在汉征和二年(元始前91年),炮制出了一场牵连极广,影响极大,几乎动摇大汉国本的逆天冤案,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巫蛊之祸。
巫蛊之祸此处就不详述了,因为牵连太广,内容太多,广到什么程度。太史公那篇必背书信《报任安书》的收信人任安就是此次巫蛊之祸的受害者,只因曾是卫青舍人并且没有在巫蛊之祸中积极团结在武帝身边,就被下狱准备腰斩……然后就有了这篇让后世中学生背得欲仙欲死的千古名作,这场两千多前的巫蛊之祸竟能影响到今天的学堂,实在不可谓不烈。
(三)狱中天子
后武帝病重,于五柞宫养病。忽一日,术士进言,观长安监狱中有天子气!汉武帝大恐,立刻下令,凡长安监狱中的囚犯,无论罪责轻重,一律格杀。好在此时正逢廷尉监丙吉典长安狱,丙吉志虑忠纯,不畏强权,闻讯后竟以此乃乱命,拒不奉诏。传命官暴怒诘责,丙吉慨然对曰:“天子以好生为大德,他人无辜,尚不可妄杀,何况狱中有皇曾孙呢?”
武帝闻言大惊,然后才想起了这位狱中的皇曾孙。这位皇曾孙正是巫蛊之祸中被冤杀的太子刘据之孙。太子刘据有一姬妾,生子刘进,刘进娶妻王氏,生子刘病已,而这个刘病已正是此时身在狱中的皇曾孙。巫蛊之祸时,刘病已的父母与祖父母全部被杀,甚至几个未成年的兄长也被一并株绝,唯有刘病已因尚在襁褓,被高抬贵手,但却仍被押入狱中。
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被关入狱中,其实跟直接处死没太大差别。毕竟连奶都没有断,根本无法进食,关在狱中早晚要饿死。但好在此时的典狱丙吉,乃是正直之士,其深知太子之冤,于是赶紧在狱中寻找哺乳期的女囚,果然是监狱之中人才多,还真找到了两个哺乳期的女囚。这才保住了刘病已的性命。
直到此时汉武帝才想起了此事,原来是自己的亲曾孙,那身具天子气还不是很正常的事情。既然不是逆贼改朝之兆,且武帝早已知巫蛊真相,于是遂大手一挥,不仅撤回了前命,还心情极好的赦免了狱中所有死囚的死罪。后武帝弥留之际更是特意传下遗命,让刘病已认祖归宗,归养掖庭。
(四)天子命格
汉宫织染处有一啬夫名为许广汉,早年因罪被除以腐刑,行刑后入宫为啬夫。刑前其有一女,名曰平君。此女相貌端正,知书达理,早年曾与人订婚,但可惜未待婚嫁,男方就先行病殁了。于是周围人风传此女克夫,故之后再无人上门说媒。直到一名相士无意中看到此女面相,大惊曰,此女命贵,非王侯不能娶。
正巧此事被许广汉当年的狱友张贺知晓。张贺原为太子刘据一党,巫蛊之祸时被株连入狱。此时刘病已被掖庭收养,正好张贺出狱后任掖庭令。于是刘病已便得到了张贺无微不至的照料,等刘病已成人后,张贺又立刻为其张罗婚事,但可惜刘病已的情况实在尴尬。高门大姓们不愿与废太子余孽攀扯上关系;而小门小户又配不上刘病已皇曾孙的身份。到最后张贺甚至想将自己的女儿嫁过去,但是却遭到了家族的强烈反对,只能作罢。
正好此时张贺听说此事,且许广汉只是一个织染处啬夫,与皇家结亲高兴还来不及怎会反对;而其女儿虽然身世普通,但命格极高,至少是一个王侯夫人的命,嫁予刘病已也不算辱没了皇家门面。于是两边一拍即合,很快就定下了婚事。而刘病已这个天子命格也的确不是吹出来的,不仅没有被克,反而两情缱绻,鱼水谐欢。
(五)天命所归
武帝驾崩后,传位于汉昭帝,由于巫蛊之祸,汉武帝弑杀了太子刘据,以致于此时只能选择年幼的汉昭帝继位,而汉昭帝二十多岁就驾崩了,以致于昭帝无子。此时由武帝为汉昭帝选择的托孤之臣霍光主持大局,其于元平元年(元始前74年),迎汉废帝刘贺登基,但刘贺仅执政二十七天就被废掉了。此时群龙无首,于是众臣聚齐商议新君人选,正在大家无法统一意见时,忽有一人言道,可还曾记得四年前的泰山祥瑞吗?
此言一出立刻引得众人若有所思。原来四年前乃是元凤三年(元始前78年),此年正月,泰山有石自立,而上林中一株病死的柳树也突然复活,且树上隐约有文,辨认之后,竟然是“公孙病己立”。后符节令眭孟闻讯,立刻上书,言此乃天命移位之兆,汉室应立刻寻访贤能,禅位让贤,然后霍光就砍了眭孟。
但此时经人提醒,群臣立刻想起了那蹊跷的祥瑞,毕竟当时汉昭帝尚在且年富力强,解读成禅位那肯定是找死,但如今岂不正合当时的解读。于是众人纷纷开始琢磨这句谶语。公孙者,公爵之孙也,刘病已乃是太子刘据之孙,太子虽废,但名分已定,太子之尊,位格比公爵只高不低,因此这个谶语的指向就很明确了,的确是武帝的皇曾孙刘病已!
那之后的一切就都顺利成章了,元平元年(元始前74年)孟秋,汉室宗正刘德亲自迎刘病已入都,此时刘病已还属白身,于是霍光请太后先封刘病已为阳武侯,然后群臣方劝进恭迎刘病已登基,是为汉宣帝,乃西汉第七任主。
(六)汉宣礼议
同后世的明世宗一样,汉宣帝得政之后,也立刻开始了礼议,要为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平反立位。但汉宣的环境却比明世宗恶劣的多,宣帝朝堂上此时可是有军政一把抓的大权臣霍光,且霍光乃是汉武帝留给昭帝的托孤重臣,自然不会背主;而明世宗朝堂上的杨廷和,虽名为权臣,但权利实在有限,因此很快就被世宗摆平了。
不过汉宣帝还是要硬着头皮上,不过好在废太子刘据的人望的确很高,且风评很好,因此朝野大都同情废太子夫妇,因此汉宣礼议的阻力并不大。最后经过与群臣的一番讨价还价,双方便于本始元年(元始前73年)达成初步意见——汉昭帝依然是正统,汉宣需奉祀陵庙。而之后汉宣的父亲,谥号为悼,母亲即为悼后;汉宣的祖父废太子刘据,谥号为戾,即戾太子,祖母为戾夫人;且汉宣的祖父母与父母可全都特置陵园,重新安葬,配制供奉采地,安排祭祀;其中汉宣父母葬于广明苑的悼园;祖父母分别葬于戾园和戾后园。
这场礼议风波就这样暂时平息了,还算平稳。尤其是谥号,取得极为巧妙,善恶两面,敌我双方在心里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理解。首先戾者,屈也,以明太子之冤屈,可以算个善谥【山录|| 《說文》:曲也。从犬出戶下。戾者,身曲戾也。】;对应的,戾者,不悔前过曰戾;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故也可以被解读为恶谥。取这个谥号敌我双方都能接受。
地节二年(元始前68年)汉宣帝终于熬死了权臣霍光,三年后汉宣帝便于元康元年(元始前65年)五月,为父亲刘进立皇考庙,并增加奉明园户口设置为奉明县【山录||《汉书·宣帝纪》颜师古注曰——奉明园即皇考史皇孙之所葬也,本名广明,后追改也】。这也就是明世宗大礼议时所说“汉宣为父立皇考庙”的典故由来。也可以说汉宣礼议从侧面影响了千年后的明世宗大礼议。
(七)黄霸出手
如果只看上面可能会感觉,好像没有什么波折,也没有看到黄霸出场啊?别急,好戏现在才刚开始……
汉宣礼议看似很顺利,但其实汉宣帝也是要进行利益交换的,因为汉宣必须要能安定众人之心。给父母祖父母平反定位,虽然是他的主要目的,但别人一定会这么想吗?要知道那次巫蛊之祸可是株连了十数万人,这也就意味着,需有更多的官吏听命于武帝,参与甚至罗织冤狱才能压下摆平这十数万不乏高官显贵的力量。
要知道那位《报任安书》的收信人任安就是因为没有参与其中,妄图中立,两不相帮,结果就被武帝给腰斩了。也就是说当时的不少官吏,多多少少都参与了进去。而此时如今汉宣帝忽然礼议,这让当时参与的人怎么想,是不是你汉宣帝定完调后,就准备反攻倒算,报仇雪恨了?若是一旦众人陷入猜疑,那可能有心人稍一挑拨,就会铤而走险再废皇帝,此时皇权已衰,废皇帝并不是不可能,毕竟他的前任汉废帝刘贺可是说废就废了。
本始二年(元始前72年),当汉宣帝察觉风向不对后,为安群臣之心,立刻下诏追崇武帝,加增庙乐。以明自己在武帝一脉的正统地位,并暗示众人自己对武帝在巫蛊之祸上的表现没有任何怨怼。而且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汉宣帝郑重其事的招汉博士与两千石列侯共议此事。而心虚者立刻趁机漫天要价,蹬鼻子上脸,要求汉宣尊孝武庙与高祖刘邦庙和太宗文帝庙同阶;并且由于武帝武功卓著,生前曾巡行郡国四十九处,因此每处也至少要建一座武帝庙;另外原庙乐不能体现武帝的丰功伟绩,还要重立庙乐,号为盛德文始五行舞!
这些要求一个比一个离谱,但汉宣帝为安众心,也只能捏着鼻子答应。因为这样做之后,就意味着汉宣彻底放弃了追巫蛊之祸之责的念头,毕竟你追其他谁的责,都可以被对方一句奉武帝命行事化解,而汉宣给了孝武这么大的荣宠,自然是无法再食言追孝武之责,那剩下的小兵自然就安全无忧了。
虽然汉宣本来也没有打算秋后算账,但依然有些失望的,毕竟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出言相阻,虽然这尊崇武帝的提议的确是自己提出的,但也只是要明确正统,安抚人心,意思意思就行了,而不是要去劳民伤财。这倒好,光这至少四十九处孝武庙都不知要花多少钱,而这不惜民力大兴土木的恶名肯定是要自己去担。
不过谁说汉宣之下没有忠臣,还没等汉宣开始玉玉,就有看不过眼的忠臣义士当场站出阻止,第一个站出来的是长信少府夏侯胜,夏侯胜当场驳议道:“孝武皇帝,虽尝征服蛮夷,开拓土字,但多伤士卒,竭尽财力,德泽未足及人,不宜更增庙乐。”这一言立刻引起群臣攻讦,群臣大怒,立刻联名奏劾,说他毁谤先帝,罪该不道。正当即将马上定调之时,又有一人勇敢站出,一力支持夏侯胜。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本期节目出场的循吏黄霸。黄霸此时为丞相长史,在一帮大佬面前地位不高,且夏侯胜出头后并无人相应,即使自己上去也是送人头,但道之所存,一往无前。黄霸硬着脖子,坚决反对众人对夏侯胜的污蔑和织罪,群臣暴怒,索性直接将联名奏疏的弹劾目标中添上黄霸的名字,要求汉宣将二人一齐治罪。
汉宣见到朝堂上还有夏侯胜和黄霸这样不惧强权的忠贞义士,心中大悦。但此时众怒汹汹,不能强保,否则自己不仅无法安抚人心,反而可能会将黄霸夏侯胜置于险地。于是就佯装同怒,立刻命人将二人下狱。不过却暗中严令不得虐待二人,要好吃好喝好招待,因此二人在狱中不仅没有受苦,而且黄霸还趁机向夏侯胜学习起了尚书经义。
两年后,本始四年(元始前70年)夏,多地爆发了地震,山崩水溢死伤无数,尤其是北海琅琊的宗庙竟直接被震坏,此被解读为天谴降罪,于是汉宣帝立刻以安抚天下为名,大赦天下,顺势放出了夏侯胜和黄霸。二人看似是受了一场牢狱之灾,但其实已经简在帝心,很快就能飞黄腾达。
夏侯胜,甫一出狱,就被封为谏大夫,立刻成为汉宣信任之人,信任到什么程度呢?凡朝廷大议,汉宣必召夏侯胜列席,并且在席上,汉宣帝常当众直呼夏侯胜为先生,而有时夏侯胜误呼汉宣为“君”,汉宣也毫不为忤。凡夏侯胜所言,汉宣必洗耳恭听,且多有听从。后汉宣又迁其为太子太傅,荣宠备至。待夏侯胜九十而卒,太后赐钱二百万,素服五日,而汉宣更是直接在昭帝平陵为其选了一块风水宝地,让其陪葬皇陵。后世人叹曰:“西汉经生,生荣死哀,惟胜称最!”
而至于另一人黄霸出狱后,汉宣就更是倚重了,因为黄霸与夏侯胜不同,此时黄霸年富力强,因此汉宣竟然有将其培养成相的念头。因此黄霸刚一出狱,也是立刻被委以重用,被授职扬州刺史,之后一路升迁直至入阁拜相!
(八)循吏黄霸
当然黄霸最终能够拜相,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依仗圣眷正隆,而是其本身就是一位能力极强的循吏,否则也不会成为本期节目的循吏代表。但不得不说,黄霸作一方封疆大吏,那是绰绰有余,但入阁拜相其实是力有不逮的,其后来的经历也说明了这一点,黄霸在地方那是人人称颂,但到了中央拜相后,就左支右绌,难以招架了。要不是简在帝心,真不一定能善终。
出狱之后,黄霸先任扬州刺史,任上雷厉风行,察吏安民,无不妥帖。三载考绩,皆为课最。汉宣大喜,立刻迁其为颍川太守,并特赐车中高盖,以示旌异,这也就是本期节目中黄霸所任之职。黄霸任颍川太守,可谓是尽心尽责,绝对乃是循吏中的楷模。
①黄霸甫一上任,立刻宣谕朝廷德惠,命邮亭乡官,皆畜鸡豚,赡养贫穷鳏寡,以作表率。然后颁布规条,嘱令乡间父老,督率子弟,按章举行。
②当然黄霸也不是一意压迫下属,为己谋名。黄霸任上对于下属的管理也极为人性化,首先不是下属一捅娄子就撤职了事,恰恰相反,其并不喜随意撤属下之职;然后因其爱护百姓老人也自然会延及官吏老人,比如下属有一老吏年老耳背,众人提议将其裁撤,但黄霸认为此人一生廉洁,怎能临老被卸磨杀驴,且此人虽耳背,但一切都能自理,众人应该想办法给他安排一个可以胜任的工作,而不是一裁了事。黄霸此举自然赢得了下属之心,故官吏虽比别地多了畜养鸡豚之劳,但亦是甘之若饴。
③黄霸身为颍川太守,但并不是天天躲在衙门享清福,其对颍川地界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甚至比当地人还了解。例如,一日下属汇报,一位矜寡老人病逝,需要丧葬。黄霸一听不加核实就立刻批准,而神奇的是,黄霸对于老人及附近的情况极为了解,批示时顺口交代其附近某某地有一颗大树,可以就近为棺;其附近某某亭养的猪产完猪仔了,可以宰杀祭祀。乡吏闻后将信将疑,依令往取,果如霸言。此事之后皆奉黄霸若全知神明,不敢枉生欺瞒之心。
就这样,颍川在黄霸治下欣欣向荣,衣食无忧。汉宣见黄霸政绩显著,感觉锻炼的差不多了,立刻就有了拜相之意,遂召黄霸入京,先命其为御史大夫,熟悉熟悉京城,一年后,原丞相丙吉(就是为救汉宣冒死硬顶汉武的那个典狱)告老还乡,汉宣立刻拜黄霸为相,封建成侯。
但可惜,京城不同于地方郡县,黄霸的治民之策,在京城确实难有作为,甚至就连其勤政爱民的优点,也反被有心人利用。比如其为京兆尹时,一些权贵就故意找人搞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前去骚扰,而黄霸过于勤政,也只能忍疲生抗。而且黄霸还将一些治理地方的经验也带到了京城,比如见道路不好,竟然直接募民修路,这在地方无疑是利民善举。但在京城,不上报就在京畿擅自募民修路,这已是图谋不轨了。也幸亏是简在帝心,深得信任,否则罢官都是轻的。
虽然黄霸乃是能臣循吏,但的确不是相材,不过好在当年汉宣礼议时坚持道义,为汉宣所衷,简在帝心,最后也是完完整整的作了五年丞相,于甘露三年(元始前前51年),以八十二岁高龄寿终正寝,与前相丙吉同,谥号定,故曰定侯。黄霸能有此发展,汉宣礼议绝对是重要契机,因为黄霸的宦途起点太低,他是靠着家里捐官才步入的仕途,并且还连捐两次,第一次捐官因故被罢,然后继续捐,才勉强入仕。若不是其在汉宣礼议的出色表现,估计很难进入汉宣眼中,进而获得一展抱负的机会,那也就自然没有后来入阁拜相的奇遇。
(九)御兽异能
黄霸是一位能臣循吏,但其在民间传说中可是一位有法力的神人,民间传言其法力高深,尤善御兽。关于其御兽的传说可真不少:
①黄霸遁虎:【山录||(唐张读)《宣室志·卷四》——黄霸治九江,虎皆遁去。是知政之所感,故能化鸟兽矣。】
②猩感涕零:【山录||(唐李伉)《独异志·卷中》——汉黄霸为封溪令,部人陈廉携酒并猩猩以献。霸问是何物,人未及应,囊中语曰:“斗酒并仆耳。”霸以其物有灵,开囊放之,猩猩悲啼而去。
③通灵飞鸟:【山录||(唐李伉)《独异志·卷中》——黄霸为颍川太守,召吏,方食于野亭,鸟攫食,霸见吏曰:“汝为鸟攫食耶!”吏惊,以为霸尽知其行止,后不敢为非。】这个故事是说,黄霸一次派下属去调查办事,在办事途中下属的食物被飞鸟叼走一块,等到下属回来复命时,黄霸就说了这件事,下属大惊,认为要么是黄霸又派人跟踪自己,要么是黄霸能够与万物通灵,因此不敢对自己的调查结果有丝毫隐瞒。但其实,黄霸既没有派人跟踪,也没有与飞鸟通灵,只是因为黄霸爱民如子,没有官架子,常亲自接见百姓,而在一次闲聊中,一位目击百姓将这件趣事告诉给了黄霸,黄霸等下属复命时,就拿出来敲打了一下。
④凤凰灭蝗:黄霸为颍川太守时,政绩显著,常获嘉奖。而这就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其中就有河南太守严延年。又一年,在黄霸的治理下,颍川再次大丰收,汉宣大喜,而更喜的是,丰收之时,黄霸竟见有凤凰祥瑞现世。这可了不得,正所谓盛世出祥瑞,这不仅表示黄霸干的好,也表示汉宣这个皇帝是明君圣主。于是汉宣立刻将此事当做典型,大赞特赞。而这就更引起严延年的不满。正好很快严延年所治的河南界发生蝗灾,严延年不得不应灾,但他还不忘拉垫背,于是就命人去临界的颍川界看一看,若是黄霸的颍川也蝗灾了,那祥瑞之说就不攻自破了。但手下经过数日调查后汇报,颍川界并无蝗灾迹象。严延年闻后不得不自嘲的笑道:“莫非被凤凰食尽么?”于是凤凰灭蝗之事由此传开!
(十)黄霸趣闻
黄霸成功拜相的原因上文已述两条,一则是汉宣礼议时不惜入狱也要为汉宣横眉冷对千夫指,从而简在帝心;二则是黄霸本身能力极强,是千古难得的能臣循吏。但其实民间还流传有两种比较玄幻的理由。
①妻格旺夫:黄霸为阳夏游徼时,一日与相师同游,忽见路上有一民女,相貌清秀,两人就多看了几眼,但黄霸发现,相师竟然盯着对方一个劲看,一幅猪哥相。黄霸正待调侃,这名相师却忽然叹曰:“此女非凡,日后必贵!”黄霸大惊,于是暗记女子相貌,之后派人察访,得知女子乃是贫苦人家,于是立刻托人说媒,女子父亲当场答应,就这样黄霸娶得贵妻,而之后也的确如此,黄霸竟然从一个小小游徼一路升迁,最终封侯拜相!
②天命所归:还有人认为黄霸生下来就有拜相的命,理由是几百年后,他还能靠自己的名字为后世选拔相才。景祐年,宋仁宗一次在殿上看文书,见一人叫何次公,感觉名字很怪,于是就顺口问了一下,这名字是什么意思,当时一帮子大佬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都不知道,然后一个殿中丞忽然越众而出,答曰:“臣尝读《前汉书》,黄霸字次公,盖以霸次王也。此人必慕黄霸之为人。”然后这位小中丞就简在帝心了,一日仁宗忽然发现,殿上不见此人,于是就问了一下,回报说是因故外放为官了,仁宗大怒,立刻命人召回,让其继续在京为官,之后更是一路提拔,直至拜相。当然这位丞相是谁有两种说法,一曰为仁宗相梁适,一曰乃仁宗相庞庄敏。虽人有争议,但此事记录者甚多,应该为真。知黄霸之字就得拜相之资,岂非黄霸天生就有拜相之命乎!
【山录||(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人事二·188庞庄敏入相》——景祐中审刑院断狱,有使臣何次公具狱,主判官方进呈,上忽问:“此人名次公者何义?”主判官不能对,是时庞庄敏为殿中丞、审刑院详议官,从官长上殿,乃越次对曰:“臣尝读《前汉书》,黄霸字次公,盖以霸次王也。此人必慕黄霸之为人。”上颔之。异日复进谳,上顾知院官问曰:“前时姓庞详议官何故不来?”知院对:“任满已出外官。”上遽指挥中书与在京差遣,除三司检法官,俄擢三司判官,庆历中遂入相。】
【山录||(宋文莹)《玉壶清话·卷第三》——梁丞相适始任刑详,一旦,随判院卢南金上殿进札子,奏案中偶有臣僚名次公者。仁宗忽问曰:“因何名次公?”判院以明法登仕,不能即对,时梁代对曰:“臣闻汉黄霸字次公,必以霸字而名也。”上遂问曰:“卿是何人?”对曰:“臣秘书丞、审刑详议官梁适。”又问:“卿是那个梁家?”对曰:“先臣祖颢、先臣父固俱中甲科,独臣不肖,于张唐卿榜行间及第。”上曰:“怪卿面貌酷肖梁固。”他日上殿进札子,进罢,适抱笏俯躬奏曰:“向蒙陛下金口亲谕臣面貌类先臣,伏念先臣祖、父顷事太宗、真宗,皆祥符之前,不知陛下以何知之?”上曰:“天章阁有名臣头子,朕观之甚熟。”适因下殿泣谢,音仪堂堂,上颇爱之,有用之之意。一旦,中书进除一臣僚为益漕,凡进之例,更无改批,但纸尾画“可”而已,忽特批云:“差梁适。”未几,又除修记注,以合格臣僚进之,复批梁适。自后知制诰至翰林学士,除目凡上,皆批于公,由秘丞至台辅不十年。】
【山录||(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五·考史》——仁宗阅审刑奏案,有“次公”,而梁适对以“黄霸、盖宽饶字”。高宗阅刑部奏案,有“生人妇”,而汤思退对以“见《魏志·杜畿传》”。皆简上知,至辅相。然以记问取人,则许敬宗贤于窦德玄矣。】
2、父母官
百姓实为百官父母,然百姓良善,对能臣循吏的尊敬达到极致时,便反呼其为父母官。为民父母,自然是希望官员爱养百姓、重农宣教,体恤百姓如同父母。这个称谓源于东西两汉的“召父杜母”,包含了百姓们的感激不舍和深深的爱意。
召信臣为西汉南阳太守,带领百姓兴修水利,整治农田。并注重管理约束百姓,为防抢水纷争,命人将乡约刻石立于田畔,使南阳民生秩序井然,百姓生活兴旺太平。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见百姓冶制农具极为辛苦,为体恤民力,创造水排,修治坡地池塘。之后带头开垦荒芜,扩大耕地,终使得南阳郡内家家户户富裕殷实。【山注|| 杜诗与召信臣虽然都先后担任南阳太守,但杜诗的入手难度绝对是地狱级的,全因召信臣是在西汉担任的南阳太守,此时的南阳还只是一个普通地方;但等到杜诗时,南阳可已成了光武龙兴之地,光武手下的从龙之臣不少都是南阳的,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南阳随便拉住一个人带话,就可能传达到中央,由此可见杜诗治理南阳的难度,因此其是真不负循吏之名。】
召信臣为百姓严格乡约,犹如严父;杜诗体恤民苦,犹如慈母。后人念及召父杜母之恩,便将地方官员尊为父母官。先贤们的实践和担当体现出了古代读书人的历史情怀与家国情怀!【山注|| 历史上与“召父杜母”起名的还有“邵父陈母”。】【山录||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三·论文》汉召信臣、杜诗称“召父、杜母”;宋知广州邵煜、陈世卿亦称“邵父、陈母”。邵以凿海濠通舟,飓不为害;陈以奏免计口盐,广人歌之曰:“邵父、陈母,除我二苦。”所行止一事,而名垂无穷,盖泽之及人远也。】
3、贾思兄弟
贾思勰是高阳太守,太守就是父母官,需造福一方百姓,帮助百姓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故其在任上一刻也不敢或忘自己的责任,以求造福百姓,实现成为循吏的愿望。任上其遍查古籍,走访乡里,时刻不忘在务农生产上积极寻求生产方法,之后更是夜以继日的写文著书,辑录推广《齐民要术》,以求郡下百姓不仅能吃饱、有余粮、还要能致富。
贾思伯曾任兖州刺史,任兖州刺史时体恤百姓,政绩显著,是深受兖州百姓爱戴的父母官。自古以来,百姓送别父母官时往往会【五步一杯酒,十步一折柳。使君乘车行,吏民攀车走。——清袁枚《沭阳移知江宁,别吏民于黄河岸上》】,而当地兖州百姓为贾思伯更是树立德政碑,并且此碑保存至今,被称为“贾使君碑”。
历史并没有记载贾思勰与贾思伯之间的族兄弟关系,但二人均为青州益都人士,且时间相仿,字辈相同,因此北魏大臣贾思伯就被专家推测是贾思勰的同族兄弟。正所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时朝局动荡,流兵四散,但二人在兄弟情家国志的感召下,尽心守护百姓安危,尽力带领百姓走上致富路。
节目中专家关于贾思勰与贾思伯是同族兄弟的考证还是比较可信的,因为根据对古籍、石碑的挖掘考证,专家对贾思勰的生平也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①贾思勰生于南北朝时期的青州益都县(位置大致在如今的山东寿光),这一点不仅有当地碑文印证,还可以根据《齐民要术》中不少民俗文化的记载侧面反映。而正好贾思伯亦是益都人。
②贾思勰必出生望族,其在《齐民要术》中引用文献近二百种。在那个时代,仅这二百种书就已经是价值连城了,若非望族子弟,普通人别说借了,连摸都摸不到。而贾思勰与贾思伯同是望族,还同一个县同一个姓氏同一个字辈,若非同族就很难解释了。
③贾思勰生前并不富裕,不要以为望族之人就一定豪富,望族之望首先就是人丁之旺,望族的总资产可能冠绝天下,但若均摊到每个族人,可就不是那回事了,尤其是同族之人,也有亲疏远近宗旁大小之分,因此资源并不会均匀分配,除了本宗嫡系之外,旁支的贫富往往要看自己的发展。而巧的是,贾思伯也不富裕,尤其是年轻求学时,还因为家贫而被刁难。因此贾思勰与贾思伯的确有可能不仅同族而且家族宗旁地位相当。
④贾思勰极为精通书本的制作和收藏,且极为专业。这一点可以根据《齐民要术卷三·杂说第三十》判断,这正说明,贾思勰必出自书香门第。而贾思伯史书明确其出自书香,因此两人极有可能是有相当近的联系。因此节目选择添上贾思伯这个人物作为贾思勰的同族兄弟是有道理且贴合实际的。
四、撷英拾萃
北魏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著成的《齐民要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业科学专著之一,其第一次全面地记载了六世纪以及之前我国黄河中下游生产生活状况和农业技术,被后世奉为中国农书典范。
1、以食为天
国泰民安之时,世人靠双手劳作,便可摆脱贫困,谋取安康。【人生在勤,勤则不匮。——《齐民要术·序》】,但只勤力农耕并不够,还需讲求种养技艺。是故《齐民要术》记载了很多非常实用的生产技术,而其中不少技术直到目前我们仍在使用。
(1)农
农兴则国强【食者民之本,民者国之本。——《齐民要术卷一·种谷第三》】因此全书以农为首,贾思勰从如何开荒到如何种植,无不详细记述,观此书如同请名师手把手面授农技,并且其还在书中不厌其烦的为百姓指导规划,生怕百姓学不会。例如书中特别强调【山录||《齐民要术·杂说》——如去城郭近,务须多种瓜、菜、茄子等,且得供家,有余出卖。】离城近的,有售卖瓜果的地缘之利,所以顺势总结记录了大量瓜果蔬菜的种植之法,和时机安排与分配规划:
①【山录||《齐民要术·杂说》——只如十亩之地,灼然良沃者,选得五亩,二亩半种葱,二亩半种诸杂菜;似校平者种瓜、萝卜。】
②【山录||《齐民要术·杂说》——其菜每至春二月内,选良沃地二亩熟,种葵、莴苣。作畦,栽 蔓菁,收子。】
③【山录||《齐民要术·杂说》——至五月、六月,拔诸菜先熟者,并须盛裹,亦收子讫。应空闲 地种蔓菁、莴苣、萝卜等,看稀稠锄其科。】
④【山录||《齐民要术·杂说》——至七月六日、十四日,如有车牛, 尽割卖之;如自无车牛,输与人。即取地种秋菜。】
《齐民要术》更是专门总结记录了一些补救之法,以应对诸如种谷子错过农时却不知补救的异常及凶年灾荒等情况,贾思勰认为只有让百姓掌握各类农技,将地种好,待遇到灾祸时,才能随机应变,进而在荒灾年最大限度的获得收成。比如,贾思勰在应对百姓受灾后生产凋敝的情况,极力提倡种植芋头等抗灾能力强的农作物【山录||《齐民要术卷二·种芋第十二》——按芋可以求饥馑,度凶年。今中国多不以此为意,后至有耳目所不闻见者。及水、旱、风、虫、霜、雹之灾,便能饿死满道,白 骨交横。知而不种,坐致泯灭,悲夫!人君者,安可不督课之哉?】。
(2)林
《齐民要术》中关于林的这部分,简直令我感到匪夷所思,那个时代的林木种植技术已经这么成熟了?如果将这部分改写成白话文拿出去,完全可能被误当成今人所做,因为这些技术,已经与如今相差不大了。比如关于梨树的种植,贾思勰提供了三种方法。
①实生:就是最简单的直接采集梨树果实,用果实种植【山录||《齐民要术卷四·插梨第三十七》——种者,梨熟时,全埋之。经年。】“实生”之法最简单,但也最慢【山录||《齐民要术卷四·插梨第三十七》——种而不栽者,则著子迟。】。
②扦插:因此贾思勰又提出了扦插法,就是栽种梨树的根枝【山录||《齐民要术卷四·插梨第三十七》——至春,地释,分栽之,多著熟粪及水。至冬,叶落,附地刈杀之,以炭火烧头。二年即结子。】
③嫁接:扦插法比实生法快,但还有更快的方法,就是嫁接【山录||《齐民要术卷四·插梨第三十七》——插者弥疾。插法:用棠杜。】即梨用棠树杜树作砧木进行嫁接,此法速度更快。而嫁接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切口的密切接触【木边向木,皮还近皮。——《齐民要术卷四·插梨第三十七》】
(3)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贾思勰在“牧”这一部分可是下了大功夫,其认为羊浑身都是宝——羊乳制成干酪,羊毛做毡,羊皮作裘褥——因此为了验证书上所学,找到正确的养羊法,就直接自费养了二百只羊,然后一个冬天死了大半;然后贾思勰经过观察反思后认为是过冬饲料不够吃导致,于是直接种了20亩大豆专门作为羊饲料,继续养羊,然后又死了不少。这一下给弄麻爪了。之后就不辞辛劳的请教羊倌,并且为了万无一失,贾思勰堂堂一个太守竟然直接跟着羊倌牧羊,之后经过反复观察思考,才终于发现了问题症结。
原来,自己为羊准备过冬饲料时,图省事直接将饲料全扔进羊圈里,结果羊冬天在圈中踩来踩去,还不断拉撒,就将饲料污染了,以致于不少羊宁愿饿死也不吃脏饲料,最终冬天即使明明有充足饲料,但还是死了不少。最后贾思勰总结到【余昔有羊二百口,茭豆既少,无以饲,一岁之中,饿死过半。假有在者,疥瘦羸弊,与死不殊,毛复浅短,全无润泽。余初谓家自不宜,又疑岁道疫病,乃饥饿所致,无他故也。——《齐民要术卷六·养羊五十七》】
并且贾思勰结合在老羊倌家的生活又总结到【牧羊必须大老子、心性宛顺者,起居以时,调其宜适。——《齐民要术卷六·养羊五十七》】牧羊者最好是身体健康性情随和的老人,这样最能顺应羊的生息。
(4)副
在前面解决了吃饱的问题后,贾思勰还希望百姓能够致富。粮食辛苦种出来了,如果吃不完那应该怎样提高附加价值,从而让百姓增收致富呢?而贾思勰想到的最好办法就是酿酒,酒不仅附加价值高,而且长期不坏,并且还便于运输,最适百姓增收致富。于是《齐民要术》整整用四章的大篇幅记述了多种酿酒之法(造神曲并酒等第六十四;白醪酒第六十五(皇甫吏部家法);笨曲并酒第六十六;法酒第六十七)。【崔寔亦曰:“六月初六,七月初七可作曲”——《齐民要术卷七·笨曲并酒六十六》】此时酒曲正当时。
(5)渔
贾思勰极为提倡因地制宜,故曰【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齐民要术卷一·种谷第三》】因此对于有池塘的地方,贾思勰非常鼓励当地百姓养鱼致富,于是就整理了不少养鱼之法。例如其引用《陶朱公养鱼经》【水畜,所谓鱼池也。以六亩地为池,池中有九洲。——《齐民要术卷六·养鱼第六十一》】即在鱼池中造小岛,鱼儿游不到尽头,以为身处江湖之中,所以就会生长的好。
(6)食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齐民要术》不仅写怎么种、怎么养,还教怎么吃,直接完成了农业技术的全链条闭环。贾思勰在书中记载了将近三百种的食品菜品。
比如牛奶的吃法【截饼纯用乳溲者,入口即碎,脆如凌雪。——《齐民要术卷九·饼法八十二》】纯用牛奶和面,再制成饼。就是现在的牛奶饼干,一嚼就碎,如冰雪一般。
再比如鸡蛋的吃法【炒鸡子法:打破,著铜铛中,搅令黄白相杂。细擘葱白,下盐米、浑豉, 麻油炒之,甚香美 。——《齐民要术卷六·养鸡五十九》】将鸡蛋打入铜铛之中,铛下生火,搅至黄白相杂,撒入葱白,待热气将葱香激出,再撒入细盐。简单地说就是用麻油炒制鸡蛋切上葱花,再拿芝麻油炒,最后加上豆豉、盐,出锅!
《齐民要术》详细的记述了养牛、挤牛奶、做干酪(古时牛乳不好保存,因此常做成干酪,不像如今饮用牛奶不仅便捷而且普遍)、炒鸡蛋的方法,待将来能推广到普天之下,从而希望全天下百姓都能喝得起牛乳,吃得了炒鸡蛋,过得上好日子,进而使天下民生呈现欣欣向荣之象。
2、不朽思想
更重要的是《齐民要术》记载了很多先进的农业思想,比如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当中对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个非常精妙的总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齐民要术卷一·种谷第三》】结合当地的生产环境条件来进行农业生产,就能获得好的收成。这是目前全世界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始终强调顺应天时,估量地利,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农学思想【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齐民要术卷一·种谷第三》】。说明《齐民要术》在当时已经意识到农业要保护生态环境,这对后世的农业生产有着很深远的影响,也是世界自然科学史上一个非常绚烂的明珠。
《齐民要术》记载着古代先民的农业探索,传递着平凡生活中的智慧,是我们祖先穿越千年的馈赠 ,既是中国文化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让我们继承先贤智慧,躬行不倦,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上不断前行。
五、附录
主持人:王嘉宁、撒贝宁
访谈间:
曹幸穗——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
戴卫红——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蒙 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演员:
贾思勰——宁理
贾思伯——杜源
贾思有——宿宇杰
(20230212——1:21:47)
标签:
据彭博社5月31日报道,万达集团计划以10亿元人民币(约合1 41亿美元)出售其数字支付牌照,正在与包括字节
当月要点:1、拿地总额同比下降8 4%,降幅近一步收窄2、城市选择高度集中,民营房企加速回归3、从各城市群
5月31日北向资金增持20 22万股招商港口。近5个交易日中,获北向资金减持的有2天,累计净减持2 08万股。近20
1、一般有以下几种帐户:基本户。2、企业必须开基本户,否则不能开其他银行帐户,基本户可以存取现金、划
1、Aninter-miningMingyueforyourviewing,weaveacoolautu
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面石膏板防火等级耐火时间,纸面石膏板防火等级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
5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
马斯克又来上海了。上证报记者获悉,5月31日晚间,特斯拉CEO埃隆& 183;马斯克(ElonMusk)按计划抵达上海。
直播吧5月31日讯据意大利记者罗马诺透露,吉达联合为本泽马开出接近1亿欧的年薪,皇马正等待球员做出决定。
新华社杭州5月31日电(记者顾小立)记者31日从浙江省经信厅获悉,浙江将加快推进5G全连接工厂建设,进一步
同一部智能手机对于有着不同需求的使用者来说,意义可能大不相同。职场人心目中的理想型智能手机,应该是在
1、建议你不要买长安车,长安车怠速不好治。2、水温高也不好治,另外长安车便宜。3、建议你买车之前也去看
1,云南有许多不知名但却非常美的小城,这需要你去发现,而不是只要提起云南就是大理丽江,烦死了。老实说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MBA秋季学期,申请截止于每年5月31日左右。春季学期,申请截止于每年11月30日左右。需要
《乘风2023》成团夜时间曝光,复活赛时间已定,3位姐姐有望复活,陈冰,复活赛,汪小敏,许靖韵,李莎旻子,乘风2023
这个是没有准确答案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来决定。江城安心保和百万医疗险都是比较优秀的医疗
现代快报网是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的现代快报倾力打造的江苏新闻门户网站,目前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
含饴弄孙,颐养天年,这是很多退休老人的选择。可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前坊镇太平村西湖李家村,有四位退休
前不久,万州区钟鼓楼街道棉花地社区多个小区停车难问题得以化解,楼院停车有序了、出行也方便了、邻里更和
迈尔斯为勇士王朝的建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迈尔斯的离职对于勇士队而迈尔斯则不同除了在体育行业最受追捧之外
X 关闭
X 关闭